【论文关键词】考试 考试评价制度 社会学视角
【论文摘要】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素质教育的推进受到严重制约,本文从应试教育考试评价制度的弊端入手,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考试评价制度面临的困境,是由中国长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并对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提出建议和思考。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素质教育的推进受到严重制约,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学生学科质量评价与考试制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应试教育考试评价制度的弊端
1.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人们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所有这一切都旨在充分发掘人的内在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充分发展。应试教育考试制度采取百分制评分,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而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自己的优势、特长被忽略,致使有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而感到自卑,然而他们的长处往往被忽视和埋没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多元化的。每个人在不同的领域智力发展是不同步的。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显然应试教育的考试评价制度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2. 不利于个体的社会化。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在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个体作为一个“社会学习者”和“社会参与者”的全面发展过程。个体在步入社会之前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接受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考试的作用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学习方向的引导和对学生的激励。应试教育考试评价制度的导向,使许多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而被迫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是错过了专业特长和潜能发挥的最佳时机。同时这种考试制度磨灭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不利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
1. 教育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我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其中延续1300年左右的科举考试根深蒂固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和思想观念,读书、考试、成才是中华民族教育的组成部分。当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考试评价制度和方法也深受科举考试的影响,“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一直就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中。学校教育弘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无论是名校、名师还是名校的学生,他们成名的途径通常都是依靠传统的考试制度。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所积极提倡的,然而我国传统学校教育和考试评价制度对这些能力的重视不够,学校教育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考试来评价教学的成效,“重知识,轻能力”的思想已经被多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接受,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形成对传统教育模式、教科书以及书面考试制度的信赖,认为到只有这样才是最踏实的、可信的和公平的。
2.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上普遍接受和认同“学而优则仕”,认为考上好的大学或有较高的学历的人,就可能得到好的工作,社会地位。中国的父母亲格外在乎子女在学校的学业表现,尤其重视对学校考试的结果,导致分数成为评价学生在校的表现的唯一标准。唯分数至上,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压力。教师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考试来量化评价是一种方式,但是这不是评价的全部。面对学校中越来越多的考试,虽然也有不少的家长责备现在的学校教育给中小学生带来过重的学习负担,然而,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一旦出台有关减少考试和家庭作业量的改革措施后,这些家长却表现出不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试影响社会流动,个体要改变自己的处境和社会地位受制于考试制度。
社会流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分层结构中, 人们在各种社会集团内部、各种社会集团之间, 以及在各种活动空间之间变动、转移的形式和过程。社会流动受政治、经济、教育、地理、人口乃至战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大规模考试,也是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要想跳出农门,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只有经历十年寒窗,通过高考对考生进行筛选,在考试中处于有利地位,才有可能进入社会的上层。
实际上,中国社会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高考实现升学。高考在中国的社会流动和社会稳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批青年通过高考途径流向知识分子和管理者阶层。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考试的神圣地位已经不可动摇。不分社会出身通过自己的努力皆可实现社会流动,因此考试评价的方式被人们看作是最为公平的方式。
3.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影响。虽然国家规定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家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愿意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然而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差异使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等,教育资源的不均等引发了择校、择班的热潮,这也体现了在社会上经济的分层对受教育机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要达到教育的公平,学生想要进入好的学校就读,考试是相对公正的评价方式。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考试评价制度上按照考试分数来排名的百分制虽然曾遭到评判,提倡等级分制,然而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等级分制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还是按照分数来排名、取得入学的机会。追究其根源还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引发教育不公平,由此使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陷入两难的境地,既要改革,面对一些社会问题又显得举步维艰。
三、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建议和思考
1. 转变考试思想观念,注重对学生整体的评价。考试只是评价过程中所用的一种方法而已,基础教育要逐渐将考试观转变为评价观。学生评价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的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全体教育人员实现教育观念的变化,这才能为考试观念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小学以往的学科考试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从理念上提出新的学生观、评价观,在课程目标上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发展目标。《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中小学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应坚持内容全面、评价方法多样、关注过程和主体多元参与等原则;学生评价目标体系应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发展目标。不管是课程目标的达成还是学生评价目标,很多方面很难采取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查,但应力求评价者从全面或整体的角度去考查学生,将考试应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更加注重学习和活动过程中的评价。
学生评价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课业考评方法多元化,教学与评价整合化,表现性测验和实验技能教学考试受到高度重视与广泛采用。学习成绩和学生素质发展评价大量使用观察表现的等级评定量表,评价学生强调个别化和适应性,参与评价的人员多元化和互动化,这些评价方式日益受到关注。
2.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基础教育实际上有两个最基本的任务:一是素质教育,即从人出生开始逐年逐级提升发展人的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二是教育升学,即在基础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保障青少年在完成一个学段学习以后,能够升入下一学段的学习,逐步提高其素质,向社会需要的人才方向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社会化,给学习者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会,除了高考直接升入高等院校深造外,职业技术教育根据社会的需求实现学习者的社会化,非学历教育能够给学习者不断学习,适应社会的机会,他们都是教育升学的很好选择。
在我国由于对高考的崇拜,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轻视,非学历教育也不受重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目前社会对技术人员有很大的需求,技术工人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行业。然而,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的目标都旨在升学而没有考虑到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考试评价制度在评价方式上不仅能为高一级学校寻找合适人才,又能起到很好的分流作用,即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为职业技术教育输送合格的学生,通过职业技术教学使学生有一技之长,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通过非学历的教育使学生不论何时何地都有机会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消除一考定终身的观念,使社会上每一人都有向社会上层流动和终身教育的机会。
3. 加大教育投入,促进薄弱校改造。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要求有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建设作为保障,这就需要国家政府在教育改革上资金的投入,加强改造薄弱学校。首先,使这些薄弱学校的硬件设施到位。其次,学校的软件资源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软件资源的建设主要涉及到教学的思想观念问题,要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考试评价制度要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人力资源的建设主要是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并且从社会上吸纳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促进薄弱学校的建设。加大薄弱校的建设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等分配,才能实现学生的就近入学和避免学生的择校问题,以实现教育的公平。
参考文献:
[1]程凯,王卫东.考试社会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60.
[2]庞树奇,范明林.普通社会学理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109.
[3]龙耀,李娟.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3):44-49.
[4]王景英.教育评价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3.
[5]黄光扬.关于基础教育考试评价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4(5):87-92.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基础教育 > >
试论基础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社会学分析
来源::未知 | 作者:哪个app能买篮彩|在哪里可以买篮彩|手机版推荐下载** | 本文已影响 人
- 上一篇:浅谈怎样激发小学生课堂兴趣
- 下一篇: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随机阅读
- [基础教育]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习作
- [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思想
- [基础教育] 如何在农村小学课堂中实施
- [基础教育]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小学
- [基础教育] 关于学龄前儿童语言教育的
- [基础教育] 浅谈拓展农村小学作文之优
- [基础教育]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培养
- [基础教育] 关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评
- [基础教育] 基于环境学习的基础教育质
- [基础教育] 对我国基础教育学绩测验的
- [基础教育] 刍议幼儿园教师主导性的发
- [基础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强化素质
- [基础教育] 挖掘说话素材让小学生“乐
- [基础教育] 浅谈小学教学中如何做好班
- [基础教育] 试论创新方法在幼儿园语言
- [基础教育] 浅析培养幼儿生活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