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因势利导。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必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在教学中,要多用发现法来进行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的精神。
一、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上,教师用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来启发、引导学生,启发他们的思维,用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他们。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参与。我在教“正方形的性质”时,刚一开始上课我就放手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和归纳,等到回答的时候,马上有学生迅速站起来说:“四条边相等”,另一位学生又说:“四个角都是直角”。又有一位说:“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我认真听着,最后说:“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大家互相促进,让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认真组织和处理教材,善于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揭示知识相同点、相似点,并进行概括归类,以好的教法促进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同时还进行自我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老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予适当帮助。
二、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维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理念,不在于问学生“你懂了吗?”而是问学生“你学会了吗?”因此,如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是每一个老师所面临的课题。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显得格外重要。而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投入积极的思考,我认为是一条比较好的途径。
在教学中怎样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呢?
第一、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类比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认知最好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经常用的知识,这些知识已经进入了他们的潜意识。如果教学中能和学生的这些知识做类比,不仅深受欢迎,而且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很容易让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再现或模拟于课堂之中。第二、对老问题进行延伸创设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认知结构有关,作为老师如果能了解学生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并加以适当的引导,不仅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够深化这种认知结构,使学生掌握如何学习,并且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在行为。教师的这种行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意向。二是能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若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教学是无效的。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教师必须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我们要使文本课程转变为学习的课程,必须发挥教学设计这一中介作用,有效教学设计应该是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目标领域中实现新课程的教育价值。在设计过程中,其重点应放在学生活动表面上,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极其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函数的认识”中,教师首先举出生活中函数关系的例子,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当中的变量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变量,每个学生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学生举出很多种生活中的变量的例子。在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四个层次的问题,引发学生如何把生活中的函数关系转化为数学问题。在“描点”这一步,学生把实验中的数据落到了直角坐标系中,使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在“判断”这一步,用直尺去量,找出各点之间的规律,从而断定各点在一条直线上。这一步让学生体验到整个的函数关系分布的情况。在“求解”这一步,学生选择出两点,利用两点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使学生体会到可以从具体的几个点得出一般规律。在“验证”这一步,使学生体会到前三步是一个猜想的过程,通过验证,说明猜想的正确性。在这四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再如何把生活中的现象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涉及的每一步都是学生能够达到的,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得不同的体验。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教育理论 > >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的改变策略
来源::未知 | 作者:哪个app能买篮彩|在哪里可以买篮彩|手机版推荐下载** | 本文已影响 人
- 上一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点滴体验
- 下一篇:在研究中成长 在实践中升华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关于当前教育质量与师生关
- [教育理论] 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
- [教育理论] 试论弱智儿童教育对教师的
- [教育理论] 用山村的资源留住山村孩子
- [教育理论] 创新管理方法 建设和谐班
- [教育理论] 优化小组合作 打造高效课
- [教育理论] 浅谈爱心教育对学生的调节
- [教育理论] 怎样让学生思维延续
- [教育理论] 浅谈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方法
- [教育理论] 培养语感从朗读训练入手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